一文深度解析 2025 年下半年成都楼市走向,全面剖析成都楼市新房成交数据情况

搜狐焦点南充站 2025-05-20 14:10: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有兴趣成都房产的朋友可以添加唐老师微信:ah950302 电话:13281850333.作为成都房产的专业团队,唐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各个楼盘和地段有深入的了解,能够给予客户自住建议以及关于升值空间和投资潜力的专业分析和建议

9月央行推出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最低首付比例政策。中央政治局会议也首次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是中央正式局首次对房地产市场行情做出“止跌回稳”的明确指示,显示出国家稳楼市的决心。

地方层面,9月各地出台40余次松绑政策。其中,成都在9月28日,出台公积金相关征求意见稿,天府新区、成华区、高新区也持续跟进出台救市政策。10月15日当天,成都8部门更是连宣4条房产政策,政策密集程度为年内之最(房地产方面)。

各大利好政策相继出台,房地产政策迎来历史宽松期,房地产市场成交呈现出点状复苏的态势,市场信心已有明显回归。

成都楼市走出“独立行情”

随着国家顶层谋划的不断公布,成都楼市各大利好政策的不断释放,市场信心和购买力的逐渐恢复,成都楼市也迎来了崭新阶段。

今年7月,党的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一个未雨绸缪的提法,就是明确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9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再一次强调,要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的大政方针。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虽然我们一直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态度,但却无法忽视全球日益突出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

因此,战略腹地的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纳入了国家的顶层设计。而在今年国家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批复的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中,唯有四川获得了“战略腹地”的定位。

同时,2024年9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其中确定成都城市性质为“四川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城市核心功能定位为“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这些重磅文件陆续公布,加之成都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也十足振奋了成都的房地产市场。

国庆“黄金周”期间,成都来访量逼近2.9万,为近一年最高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更是翻倍增加。

国庆七天成都新房日均成交翻了1倍

2024年国庆七天成都新房日均成交约212套

2023年国庆七天成都新房日均成交约102套

国庆七天成都新房成交金额翻了1.8倍

2024年国庆七天成都新房成交金额约33.17亿元

2023年国庆七天成都新房成交金额约18.21亿元

国庆后新房来访量虽出现自然回落,但在多重政策利好促进和营销优惠刺激下,购房者购买情绪升温,新房成交还在持续攀升。

根据克尔瑞数据,10月上半月,成都新房认购套数环比上涨45.58%。在国庆收假之后,新房认购套数环比上涨65.41%;日均认购套数最高值来到了900+;新房认购面积达到50.5万方。

大成都国庆前后两周认购套数变化趋势(图源:克尔瑞·四川)

截止到2024.10.13,大成都新房周均来访量走势(图源:克尔瑞·四川)

其实,从长时间来看,成都房地产市场一直都处于高位。此次成都楼市的火爆,不过是其“独立行情”的进一步延续。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70城数据中,今年1-8月,成都新建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8%,与上海、西安一同成为仅有的3个新房价格指数同比上涨的城市。

2024年8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图源:国家统计局)

有兴趣成都房产的朋友可以添加唐老师微信:ah950302 电话:13281850333.作为成都房产的专业团队,唐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各个楼盘和地段有深入的了解,能够给予客户自住建议以及关于升值空间和投资潜力的专业分析和建议,在评估每个楼盘的优点和缺点时,我们会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我们会关注楼盘的地理位置、建筑质量、配套设施、交通便利性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以便给出客观而准确的评价。同时,我们也会考虑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如是否规划了高架桥、变电站等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以提供全面的信息给购房者,纯客户视角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真诚的建议和帮助。

成都购买新房,无任何中介费用!并且售楼部有渠道客户专属优惠,看房千万不要自己去售楼部,提前联系唐老师做看房计划,高效看房【售楼部有人脸识别系统,防止客户自己去了后再找渠道要额外优惠】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